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宋世枝一行深入商城开展 水稻“泥质法”育、抛秧技术培训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豫南稻农迎来又一个充满希望和繁忙的播种季节。2022319日,在豫南春稻育秧前夕,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信阳市优质水稻产业服务团宋世枝研究员、彭波博士、宋晓华副研究员组成的科技特派员服务队深入商城县鄢岗镇冯寨村开展水稻“泥质法”育、抛秧技术培训。来自冯寨村及其周边村的水稻种植大户、商城县农业农村局、鄢岗镇农村服务中心农技人员及冯寨村委干部40多人参加了培训会。商城县工信局副局长代立明、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胡敬东到会并讲话。

鄢岗镇冯寨村是一个水稻生产大村,有水稻生产面积5000多亩。该村地处浅山丘陵区,鲇鱼山水库下游,水源条件好,但单个田块面积小,不规则,临近田块梯度大,十分适合“泥质法”育、抛秧技术推广应用。近年来在县乡农业推广部门的指导下,“泥质法”育、抛秧技术应用面积在这里快速扩大,从根本上解决了水稻插秧难的问题,绝大部分农民从此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工手插秧的历史。为进一步帮助农民规范“泥质法”育秧和抛栽操作,提高秧苗质量和抛栽效率,经与商城县工信局、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协商开展这次培训会。

会议首先播放了由信阳市优质水稻产业特派员服务团制作的《水稻“泥质法”育、抛秧技术》视频专题片,然后宋世枝研究员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讲解:一是水稻抛秧增产机理及节水节肥原理;二是“泥质法”育、抛秧技术的优势及应用情况;三是“泥质法”育秧操作规程关键要点;四是育秧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宋世枝研究员认为,水稻抛秧不仅是一项轻简高效技术,省工省力,更是一项水稻增产技术。抛秧不伤根,小中苗抛栽,本田无缓苗期,水稻分蘖早,低位分蘖多,成穗率高,穗粒数多,增产潜力大。与人工手插秧和机插秧相比,抛秧有效分蘖期长15-20天,有效分蘖节位多3-4个,有效分蘖期和分蘖节位分别增加了一倍以上。一般亩有效穗多3-5万穗,亩增产100-150公斤。同时,由于抛秧不伤根,并可浅水抛栽,肥水利用率高,节水节肥15%左右,病虫害轻,因此,抛秧还是一项绿色环保技术。

宋世枝研究员指出,“泥质法”育秧与以前的抛秧育秧方法相比,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解决了秧苗根部土坨的稳定性,秧苗在搬运和遇水后土坨无破损,抛栽无漂秧,提高了抛栽质量,无需人工补秧;二是育秧程序大大简化,方法简单,用工少,提高了育秧效率,农民一看就会,一作就成,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这一技术在全国各地和我市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年应用面积超过1.2亿亩。特别适合在我国广大的山区丘陵稻区推广应用,其生产效率甚至高于机械插秧。

会议发放了农村实用技术手册60余份,向县乡赠送《水稻“泥质法”育、抛秧技术》视频专题片光盘6张。会后,服务队与冯寨村和小康粮油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就建立“泥质法”育、抛秧高产示范基地和推进育秧产业化进行了协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