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202425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时间:2024-07-05 来源:

尊敬的鲁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依托信阳市高质量科教资源谋划建立省实验室”的提案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发展和创新平台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的提案对于我市乃至全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现答复如下:

一、依托高校我科研院所建立大别山实验室

2024228日,省委为大别山实验室在内的新一批省实验室和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集中揭牌。大别山实验室由信阳市委、市政府主导,信阳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牵头,联合河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信阳农林学院、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和龙头骨干企业组建,聚焦“两茶”(茶叶、油茶)科技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重大科技需求、产业关键技术瓶颈,以品种选育、绿色低碳、精深加工、智能装备、医药健康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通过人才集中、平台搭建,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造国内“两茶”产业高端人才聚集和科技创新高地,提升“两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助力大别山区乡村振兴。

二、高质量科教资源的整合利用

我市拥有高质量科研资源,这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充分发挥信阳师范大学的牵头作用,调动信阳农林学院、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和龙头骨干企业等组建单位的积极性,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研发。

二是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和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是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三、打造一流创新平台

大别山实验室面向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需要,切实落实河南省“十大战略”,紧扣两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解决制约大别山区两茶产业关键技术瓶颈,着力构建创新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打造全国两茶全产业链科技引领阵地,为全面推进大别山区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围绕种质创新、产业链延伸、装备数字化等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实现一批关键技术突破和先进技术应用,成为两茶领域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3年建设期内,形成一支100人规模的科技创新队伍,完成10个以上科技创新团队组建,攻克一批两茶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和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建成两茶中试基地3-5个,两茶示范基地6-8个,推动两茶产业综合产值达700亿元。

实验室采用1+6+N”的组织架构建设与运行,形成实验室、高校院所、企业间多维联动、跨领域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1”即实验室总部,主导实验室运行;“6”即六个研发中心,集聚优势资源,建立两茶种质资源挖掘与现代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两茶绿色低碳与生态价值研发中心、两茶数字化与智能装备中心、两茶品质与新产品研发中心、两茶功能成分与健康研发中心、两茶质量控制与安全检测中心,是实验室科学研究的主体力量;“N”即N家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主要设在省内重点两茶企业。

四、延揽英才,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

大别山实验室筹建牵头单位邀请了一批中科院院士、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以及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前来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了密切联系并开展实质性合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应祥教授、郭文武教授、薛愿超研究员等知名专家为河南省两茶种质资源改良、综合开发利用、两茶绿色防控等领域研究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大别山实验室由刘仲华院士担任主任,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玉贤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依托6个共建单位科研优势,已确定围绕“两茶”种质资源挖掘与现代生物技术创新、“两茶”绿色低碳与生态价值研发、“两茶”数字化与智能装备研发、“两茶”品质与新产品研发、“两茶”功能成分与健康研发、“两茶”质量控制与安全监测研究等6个研究方向,联合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已组建10个科研团队,明确了相关研究内容。

2024514日,大别山实验室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大别山实验室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人才引进采用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两种方式。全职引进指通过公开招聘和调动进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柔性引进指人事关系不转入,按照聘用协议任务约定,每年在实验室工作一定时间的人员。

2024517日,大别山实验室根据工作需要,在网上下发了人才招聘广告,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优秀博士研究生30名(全职引进),对招聘人才的专业、待遇等进行了明确。

总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您的提案建议,依托我市的高质量科教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我市乃至全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我们相信,在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的科技创新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

 

主办单位:信阳市科技局   联系人:赵士云  电话:13837644011 

 

 

 

 

                              20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