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黄东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的建议收悉。市科技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局办公会多次研究,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对提案进行认真研究,对所提建议有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和调研论证,结合协办单位意见,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扎实推动产业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链整体工作部署,信阳市科技局作为新型显示和光电元器件产业链工作专班牵头单位,扎实推动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在产业规模上。历经10余年的发展,我市新型显示和光电元器件产业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产业链重点企业65家,目前正在谋划和推进的产业链重点园区7个、重点项目15项,其中1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103.5亿元。截至2023年底,全市新型显示和光电元器件产业总体营收规模超过59亿元,产业链65家重点企业2024年1-5月份总产值2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7%。
二是在产业布局上。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现有新型显示重点企业谷麦光电、今上半导体、中部半导体、图丽图展、螓杰智能、信中电子、陆骐电子、铂睿特、拓普艾等企业为树干;以元器件重点企业舜宇光学、航天精工、鼎润科技、圆创磁电、驭波科技等为树冠独具特色的“树状”产业战略布局。从产业细分领域分布来看,信阳市新型显示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聚焦LED显示、光学成像两个细分领域,在电子器件、电子材料和辅料等通用性电子零器件领域形成一定集聚;从产业链环节分布来看,信阳新型显示和光电元器件企业集中在产业链中上游,尤其是上游的元器件、材料等,产业链中游集聚一批显示模组、镜头模组企业,近年在逐步向下游应用环节领域延伸;信阳新型显示企业具有“中间在内、两头在外”的特点,主要是进行加工制造,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都不在信阳或河南省内,主要集中在广东、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
三是在企业发展上。目前,全市产业链65家重点企业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5家、规上工业企业5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国家“小巨人”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17家;产业链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选派12名高等院校专家入驻产业链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初步形成了以谷麦光电、陆骐电子、图丽图展、铂睿特等重点企业为代表的显示器件(模组)生产企业;以今上半导体、中部半导体等重点企业为代表的工控、车载、可穿戴设备等多品种显示面板研发生产企业;以河南振高、星原智能等重点企业为代表的商用显示屏、智能交互平板等生产企业;以舜宇光学、鼎润科技、驭波科技等重点企业为代表的元器件生产企业。
四是在产业基金上。2023年9月4日,市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研究了《关于设立信阳市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基金事宜》,同意设立和申报信阳市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基金。2023年11月30日,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与信阳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河南省产业研发联合基金合作协议》,省财政厅自2023年至2025年共安排经费6000万元,平均每年安排经费2000万元;我市同步配套6000万元投入联合基金,平均每年安排经费2000万元;合计经费1.2亿元,是我市目前获批体量最大的省级财政科技资金。目前已组织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申报联合基金重大项目6项、重点项目18项、一般项目17项,通过项目实施提升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能级和综合优势。
二、下步工作谋划
(一)加强产业链培育
1.抓存量壮大规模。一是抢抓发展机遇。以全省产业培育方案为指引,抢抓产业发展机遇,鼓励和支持谷麦光电、中部半导体、舜宇光学、鼎润科技等存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大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对于有潜力的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其进行技术升级和扩大产能。打造新型显示和光电特色配套产业园,推进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投产见效。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简化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招工难、技改难、上市难等实际问题,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精准化服务,保驾护航。三是培育龙头企业。从组织、机制、资金等方面形成合力,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扶持谷麦光电加速上市,支持中部半导体进行产品迭代升级,加快今上半导体二期、鼎润科技三期项目建设,依托重点企业聚合效应,积极招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引导鼓励头部企业积极拓展省内市场,逐步提升本地化配套水平。
2.抓增量培育动能。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新型显示和光电产业链,紧盯产业链龙头项目、补链节点项目、强链关键项目,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链头部、价值链高端企业落户信阳,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左右链协同发展。制定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信阳。二是积极培育本地企业。加大对本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其快速成长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其提供专业咨询和培训服务。三是加快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省内郑州航空港区、洛阳、安阳等地在新型显示和光电产业方面的沟通交流,探索建立产业协同合作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鼓励企业间开展技术合作、业务协作,共同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提升整体竞争力。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引进。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新型显示和光电产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优秀人才流入信阳市相关企业。
3.抓变量创新引领。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加大对新型显示和光电产业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用足用好电子信息产业研发联合基金,发挥基金杠杆撬动作用,拟重点支持微小间距LED显示关键技术、Mini-LED全彩直显技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等新型显示技术创新项目,以及汽车、AR/VR、医疗等高端光电光学设备的专用镜片研发,支持企业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合作平台,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出台专项政策。以《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活力信阳建设的意见》、《信阳市支持重点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链式改造提升政策措施》以及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为基础,研究出台实施支持新型显示和光电产业链发展专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应用等,促进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二)打造专业园区
突出三大开发区的平台,以信阳高新区、信阳经开区、豫东南高新区为主阵地,辐射带动其他县区园区建设,着力推动七大特色园区建设。一是以谷麦光电自身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为依托,立足LED封测优势,拓展延伸车载工控显示模组总成,推动谷麦光电新型显示显示模组全产业链条项目,打造信阳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是以舜宇光学、铂睿特、陆骐集团等为引领,引进手机镜头、手机摄像模组、液晶模组制造等下游终端产品项目,打造信阳高新区新型显示光电产业园;三是以罗山电子信息主导产业精密模具、热熔注塑、CNC自动化设备、STM贴片等元器件为主导,打造罗山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科创孵化园;四是以固始鑫达辉、航晨纳米、启昂半导体等龙头企业为带动,做强电子基板材料生产线、阳极板生产线、预处理拆解加工生产线项目,打造固始县开发区湾区园电子信息产业园;五是依托驭波科技、微米光学等重点企业,建成红外光学晶体、半导体晶体、闪烁晶体等系列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从原料制备、晶体生长、光学加工和镀膜的全产业链生产车间,打造商城县光电产业园建设;六是以光学传感器、检测仪器仪表、催化传感器等为产业基础,打造新县骏诚科技产业园;七是以河南九瑞科技新材料、河南真格晶元等企业为带动,建成智能后端产品组装测试生产线、摄像机产品组装测试流水线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衬体长晶的生产线,打造息县AIOT科创产业园。
(三)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按照抓存量、抓增量、抓变量的总体思路,做大提升产业链。抓存量,主要是抓产品迭代升级、规模扩张和新市场的培育。坚持项目化推进,紧紧围绕新型显示和光电元器件产业链玻璃盖板、粘连层、触摸功能层、模组、智能终端及元器件等产业关键环节,谋划推动15个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新型显示和光电元器件产业。
(四)搭建创新平台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夯实建强创新链。一是建设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重点企业和在信高校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二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今上半导体等企业开展背光模组超薄化、高亮化、散热性、复合增光技术、微结构扩散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展 In-cell(内嵌式触控)、120Hz 高刷新、全面屏、盒内加热、屏下天线等技术攻关。三是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谷麦光电、今上半导体、中部半导体等整机企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投资等形式做大做强。持续完善“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队伍规模。支持舜宇光学、鼎润科技、驭波科技、谷麦光电等龙头企业聚焦产业优势、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创建创新联合体。
(五)强化服务保障
统筹产业发展人才、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一是加快人才培养引进。支持重点企业搭建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平台,柔性引进一批新型显示领域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加大选派“科技副总”等实用型人才进驻重点企业工作力度,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加强新型显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鼓励市内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设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相关专业学科或机构,做好人才和用工保障,保障其用工需求,助力产业发展。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各辖区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围绕项目落地、建成、投产研究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加强产业用地供应,保障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用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气和企业物流成本,引导企业用好绿色电价和优惠电价政策。三是强化金融支撑。鼓励县区综合运用好各类资金,研究出台产业支持政策,加大产业资金投入。建立企业融资需求台账,加强政银企对接,搭建融资平台,既要间接融资,又要鼓励企业走向市场,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权融资和项目融资等形式直接融资。通过产业研发联合基金支持新型显示产业,向重大项目建设、产品与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倾斜。四是组织产业对接。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常态化组织产销对接活动,鼓励市内元器件、靶材、盖板、基板等上游企业与液晶面板厂商对接合作,开展试用验证。支持市内连接器、机构件等零部件企业融入终端制造商供应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五是扩大交流合作。搭建高端交流平台,邀请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开展高端对话,推动人才汇聚、信息交流、产业合作。加强与郑洛新、苏州等重点地区对接谋划,筹办新型显示产业大会、智能终端展览等活动。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关注,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市科技局 联系人:陈小龙
电话:17737036012
202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