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徐昌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创新源头供给能力的提案”的已收悉,市科技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局办公会多次研究,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对提案进行认真研究,对所提建议有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和调研论证,结合协办单位意见,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创新主体培育取得成效
一是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在全省率先开展创新联合体有限公司试点工作,通过市管国有企业参股、企业自发组织的方式,由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强的五家企业(安钢信阳钢铁、驭波科技、谷麦光电、宜邦生物、灵石科技)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组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的创新联合体实体运营公司(实体运营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目前组建方案已经市委科技委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03家、“瞪羚”企业1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40家,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目标完成率在全省分别排名第2位、第3位。连续7年举办信阳市创新创业大赛,累计有36个项目进入省赛、10个项目入围国赛、3个项目荣获国赛优秀奖。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达72.5%,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二是平台载体不断加强。共获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14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154家,大别山实验室挂牌运作,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两茶”科技创新平台和高层次人才聚集地。获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站,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居全省第6位;备案(专业化)众创空间14家,居全省第4位;农业科技园区6家,居全省第6位。
三是区域创新不断提升。信阳高新区获批国家高新区,豫东南高新区、淮滨高新区获批省级高新区,光山县、固始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列入省级高新区培育创建名单,高新区总数居全省第5位。在全国提出建设首个“未来人居科学城”,未来人居科学城建设全面展开。
四是创新人才不断聚集。在全省率先选聘120名专家人才担任全市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副总”,闫东博士作为选派到灵石科技的“科技副总”,研发的新型防水抗渗材料已帮助南阳市牧原集团解决猪舍防漏抗渗难题,我市“科技副总”选派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建有中原学者工作站8家,居全省第2位;获批河南省院士工作站5家,居全省第5位;7名高层次人才入选河南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35名科技特派员奔赴在田间地头。
五是成果转化不断加速。信阳经开区获批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信阳师范大学入列第二批高校成果转化基地培育名单,高标准建设信阳技术交易市场。首次争取省电子信息产业研发联合基金1.2亿元。全市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总数达到12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到4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9.55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1%;“十四五”以来,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科技成果发布暨技术对接会20余场,10项科技成果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奖。
六是创新生态不断优化。2023年累计争取省级各类科技经费5670.2万元,10家企业获批河南省县(市)创新引导计划项目经费400万元,项目数再创新高;11个单位获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申报成功率高达79%。市本级财政科技专项经费增长到1829.58万元、增幅达51%,先后拨付科技惠企政策资金1420万元,创历年之最。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为16家(次)企业争取“科技贷”1.14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争取省“科技贷”贴息奖补6万元、省科技保险补贴0.68万元;对全市9家企业贴息125万元,贷款利息降低50%。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高质量发展考核,突出重点工作,部署创新资源,推进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实施项目经费“直通车”、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全面推行科技服务综合体工作,持续做好科技金融和惠企政策落实,切实提升科技精准服务效能,激发创新活力,完善一流创新生态。
二是加速创新主体培育。突出重点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整合人才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争取实现六大主导产业创新联合体全覆盖。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5家、评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0家以上。紧盯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辅助账,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坚持科技引领,做大做强新型显示和光电元器件产业规模。
三是提升平台载体能级。整合全国优势茶叶、油茶企业和高校科技资源,加快大别山实验室建设。加强各类双创孵化载体日常监督管理,举办好第八届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新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取新增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不少于20家。
四是深入开展成果转化。用足用好电子信息产业研发联合基金,通过项目实施提升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能级和综合优势。力争获批省级各类科技项目资金5000万以上。开展科技成果发布与技术对接活动4场以上,建设运营信阳技术交易市场,登记技术合同35亿元以上。
五是注重人才聚引培用。发挥好“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作用,引进培育“中原英才计划”等创新领军人才,培育申报中原英才2-3名,持续发挥好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柔性引才示范作用,新建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等1-2家。
六是打造未来人居科技创新高地。推进信阳智慧岛产业园全面运营发力,加速产业孵化和产业项目落地,促进人才、项目、资本全面融合发展。加快福睿健康科创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北湖环湖路、北湖江南景区等建设。以万华禾香集团为龙头,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家居家装产业链。
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信阳市科学技术局 联系人:陈小龙
电话:17737036012
202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