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6107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时间:2023-06-02 来源:

民建信阳市委员会

您提出的 关于创立科技成果转化融合发展信阳新模式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上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大力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科技创新政策激励作用,着力构建竞争力强的创新生态,2022年度,我市高规格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信阳科技创新委员会,研究出台了《信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信阳市科技创新六大行动工作方案》,建立了以《关于鼓励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活力信阳建设的意见》为引领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并首次将科技创新纳入信阳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

全市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积极推行政府引导+中介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全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移体系。

一是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发挥平台创新资源集聚、成果转化落地的引领作用。促进企业创新平台提质培优,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全力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大力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国家级平台载体,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13家(其中国家级星创天地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1家、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1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家)建设河南省豫南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紧固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数量位居黄淮四市第1位;拥有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5家;建有8家中原学者工作站,数量位居全省第2位;建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4家,7名高层次人才入选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基础进一步夯实、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学习借鉴先进地市做法,与高校院所形成联动机制,印发《信阳市2022年科技人才揭榜挂帅助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带领专家深入企业挖掘技术需求,走访企业60余次,征集技术需求100余条,审核推荐科技成果33项,转化科技成果22项。召开科技成果发布暨对接会4场,发布优秀科技成果100余项。信阳市人民政府与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推动高科技对传统产业的赋能、建设信阳中原应急产业产融协同基地总部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启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工作,通过发布通知、征集项目、会议评审、现场评审等程序,优先示范实施5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金额85万元。我市7个项目入选2022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支持金额460万元,较上年有飞跃性提升,数量居全省前列。

三是构建市场为导向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引导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健全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加强市场化运营能力;推动信阳市科技大市场建设,通过科技大市场充分集聚成果、资金、人才、服务、政策等创新要素资源,解决企业目前实实在在的技术困难和需求;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桥梁,成立中科院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信阳分中心,获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推动羚锐制药、谷麦光电、三元光电、中豫信阳应急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中科院、上海交大、信大研究院等知名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加强技术转移人才的培育和专业化队伍建设,累计169名专业人员获国家技术经纪人资格。鼓励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贷款支持,持续推进科技金融业务,长期征集企业融资需求,加强与省科技贷专业机构对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多措并举开展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对技术合同认定材料现场审核、系统录入、立即上报,实现随到随审”“即办即登”“应登尽登,推动登记认定一次办好,有效提升认定登记效率,全市技术合同登记额22.09亿元,同比增长55.83%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创立科技成果转化融合发展信阳新模式:

一是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强化市场机制和需求导向,发展层次多元、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技术要素市场,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二是支撑技术成果转移。深化技术转移服务政策,增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提高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专业化服务能力,激发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三是实施科技成果专项计划。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计划,加快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着力集成转化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形成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促进和支撑产业向高端攀升。四是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产权改革,支持我市高校院所总结试点单位经验做法探索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模式,明晰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产权关系。

衷心感谢您对科技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与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信阳市科技局 联系人:胡兆峰 电话:8093676

 

 

202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