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黄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建立信阳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提案”收悉。经市科技局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平台载体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我市共有组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13家,获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17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400余家。
二、发展方向
河南省委、省政府近期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意见》,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提升创新载体发展水平,构建双创全产业链培育体系。
信阳市科技局已提请市领导借鉴江苏、山东等省市做法,联合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农林学院等驻信高校,以信阳师范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为主体,构建“研究院+公司”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模式。
三、具体措施
(一)打造高校高端科研平台。支持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农林学院等驻信高校围绕信阳主导产业布局,结合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优化学科布局、学院布局和专业设置,集中资源发展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团队、重点课题,促进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建设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开展跨学校、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原始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人才,组建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研究方向明确的高水平创新团队,产出一系列原创性高水平学科成果,成为学科研究和应用人才培养高地。
(二)共建转移转化机构。成立县(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共同推进人才智力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人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支持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到企业挂职或开展技术入股、项目合作,或离岗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实施创新创业。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携带科研成果,开展创新活动、获取报酬。落实职务发明转化受益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四)完善科技创新资金链。用活“信阳英才计划”,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优先支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施创新创业项目。用好市创新创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产业创新研究院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设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强化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融资支持。
下一步 ,市科技局将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专业机构参与,聚焦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修复,聚焦创新平台整合提升,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推进建设信阳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科技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2022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