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七次会议第5710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时间:2022-09-26 来源:

尊敬的司凌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力度的提案收悉。经市工信局、财政局、商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情况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居民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72家,总数位居全省第11位。

从县区来看,信阳高新区、浉河区、平桥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多,全市排名前三;淮滨县、上天梯管理区、新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排名落后。

县(区)、管理(开发)区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信阳高新区

26

浉河区

22

平桥区

15

固始县

14

罗山县

13

光山县

13

潢川县

12

羊山新区

12

商城县

11

息县

10

淮滨县

9

上天梯管理区

8

新县

7

总数

172

从领域上看,全市172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新材料领域企业47家,生物与新医药领域企业34家,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企业28家,电子信息领域企业20家,新能源与节能领域企业15家,高技术服务领域企业14家,资源与环境领域企业10家,航空航天领域企业4家。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3个技术领域,合计占比63%

二、具体工作举措

近年来,市科技局始终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作为全市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三从三在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步伐。一是从政策上激励。为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引导,破除制约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的各项体制机制障碍,市科技局经过充分摸排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提请市政府研究出台了《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活力信阳建设的意见》,对新批建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载体进行奖励,其中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从顶层设计上谋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改革,极大释放了政策红利。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以来,我市在财政科技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市、县累计落实150多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资金2800万元。二是在项目上扶持。深化市级科技项目改革,不断推动市级科技项目资金集中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近三年高新领域市级科技项目中高新技术企业承担项目占比接近100%,有力激发了企业争创高新技术企业的热情三是从发展上引导。积极推动落实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财政补助等改革政策,近年来,累计帮助388家企业争取省企业研发财政补助资金5066万元。四是在力度上加强。变革服务企业方式,集中市科技局系统主要人力、精力分组投入到企业服务中去,分管领导分包县区,扎实做好服务企业工作。五是从申报上培育。深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改革,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台账信息,储备资源、挂图作战、对号提升六是在推荐上联动。改变原有高新技术企业推荐单打独斗模式,积极主动加强与市税务、财政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

三、取得主要成绩

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帮助下,在广大科技型企业的配合努力下,通过工作坚持、政策扶持、服务支持,我市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上取得了三个方面重要突破。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倍增。2017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首次实现了县区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由2015年底的29家到2021年底的172家,增长了5;全省排名由倒数第二增长到全省第11名。高新技术企业谷麦光电,每年投入研发资金一千五百万元以上,累计创造专利150多件,并与华为、小米、比亚迪、美的等多家国外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了先机。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突飞猛进。2021全市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60家,位居全省7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明东新能源科技成立刚满一年,成功挤进全省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并荣获全省第8的好成绩,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总决赛。三是研发投入翻翻。大力宣传引导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撬动2020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到15.76亿元,较2016年(7.05亿)翻了一番。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企业研发费用预算备案、财政补助等惠企科技政策基本实现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点燃创新引擎,优化服务激发创新活力,力争实现新突破、续写新辉煌,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2022719